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前三季度我国主要经济数据。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加大的复杂形势,一季度至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GDP总量突破101万亿元。您如何看待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的总体表现?消费、投资、外贸……有哪些值得关注和突出的地方?实现年度目标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更加努力、采取切实措施? “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征没有变。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加大的背景下,我国主要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取得了极其艰难的成绩。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分别比全年和上年加快0.2和0.4个百分点。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4.8%,环比增长1.1%。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辉:我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动能、“韧性”的特点没有改变,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有有力支撑。您如何看待中国前三季度经济报告?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从季度来看,前三季度数据符合趋势大家都预料到了。另一方面与外部大环境恶化密切相关。同时我们发现,政策执行的节奏也决定了季度波动的格局。受一系列逆周期政策影响,季度整体基本平稳,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年初设定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这非常重要。总体来看,今年中国经济仍然呈现出良好的反应。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弹性超乎想象 刘元春:如果从数据上分析,中国出口竞争力的灵活性和韧性超乎想象。美国以外市场的扩张仍在继续。这种扩张背后的核心因素是中国基于创新和大规模生产的超强竞争力。同时,近年来,随着全球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我国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肯采取措施通过开放和继续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来抵消封锁,这使我国能够全面拓展到许多新的贸易市场。如何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专家建议 刘元春:对于民间投资,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高技术产业空间,消除区域障碍。我们还要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这是民间投资的重中之重。四季度政策该如何落地?刘元春说:①充分发挥相应政策配置和政策工具的既定效能。 ②重要部位应施加定向力。
(编辑:魔术师丹)